shēng

芦笙


拼音lú shēng
注音ㄌㄨˊ ㄕㄥ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芦笙[ lú shēng ]

⒈  我国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引证解释

⒈  我国 苗、侗、水、彝、仡佬、拉祜 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明 何景明 《罗女曲》:“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
清 唐孙华 《照孙年五岁日戏堂前偶作》诗:“爱搦芦笙吹短弄,日挝腰鼓沸春雷。”

国语辞典

芦笙[ lú shēng ]

⒈  乐器名。流行于我国苗、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将若干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笙斗中制成。每管根部均装有簧片,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可分单管、双管、五管、六管等,以六管最常见。过去多于舞蹈和歌唱时做伴奏之用,现在也用来独奏。

分字解释


※ "芦笙"的意思解释、芦笙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芦笙的造句

  • 苗族的芦笙舞技艺性强,讲究吹奏的曲调要多,技艺更求精湛。
  • 正说着,许多士兵已由城内赶来,纷纷立在二人身后了,各是抬揣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诸如觱篥、碰铃、檀板及芦笙等。
  • 当地群众踊跃参加芦笙节活动,展现出一幅独具风情的苗寨山乡画卷。
  • 乐器有竹琴、洞箫、葫芦笙、三弦、象脚鼓、铜罗等。
  • 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 寨子里的芦笙再一次呜呜咽咽地响起,却没有了明快的节奏,曲调悠扬,如泣如诉,借着逐渐淡灭的篝火光,我看到白露眼中隐约泛起了泪花。
  • 飘云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
  • 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
  • 拉祜族节日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
  • 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