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

拼音chàn,zhàn注音ㄔㄢˋ,ㄓㄢˋ
部首总笔画19画结构左右颤的繁简对应
颤的五笔YLKM部外笔画13统一码98A4仓颉YMMBO
郑码SJAG四角01182电码7358区位1892笔顺编号4125251125111132534
英语翻译shiver, tremble; trembling
笔顺读写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提、横、撇、竖、横折、撇、点
颤的笔顺

基本解释

chàn,zhàn(ㄔㄢˋ,ㄓㄢˋ)

1. 物体振动:颤动。颤抖。颤音。

1. 同“战”。

详细解释

动词

(1) 颤抖,发抖

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中举》

(2) 又如:发颤;颤悠(形容颤抖摇晃);颤悠悠(颤抖摇晃的样子)

(3) 物体振动 。如:颤脱(抖落)

(4) 通“惮”。惧怕,惊恐

越国之士,可谓颤矣。——《墨子·兼爱下》

(5) 又如:颤恐(惊恐);颤钦钦(因惊恐而颤抖)

(6) 另见zhàn

动词

(1) (形声。从页(xié),亶(dǎn)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头摇动不定) 发抖;颤动

暴戾顽贪,无下颤恐而患之。——《吕氏春秋》

(2) 又如:打颤(发抖);寒颤(寒战);冷颤(冷战);颤栗(发抖;哆嗦);颤欣欣(战兢兢)

(3) 另见chàn

颤字康熙字典

顫【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膳切,音戰。《玉篇》頭不正也。

《廣韻》四支寒動也。

《集韻》《韻會》《正韻》𠀤尸連切,音羶。《集韻》謂審於氣臭也。《莊子·外物篇》鼻徹爲顫。《音義》顫,舒延反。

说文解字

顫【卷九】【頁部】

頭不正也。从頁亶聲。之繕切

说文解字注

(顫)頭不定也。不定各本作不正。今正。顫?皆不寧之皃。上文頛䫌䫥頗四篆、言頭不正。此則義別。頭不定、故从𩑋。引伸爲凡不定之偁。从𩑋。亶聲。之繕切。十四部。

颤字的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颤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