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拼音注音ㄌㄧˋ
部首总笔画12画结构半包围痢的繁简对应
痢的五笔UTJK部外笔画7统一码75E2仓颉KHDN
郑码TMKD四角00120电码4031区位3301笔顺编号413413123422
英语翻译dysentery
笔顺读写点、横、撇、点、横、撇、横、竖、撇、点、竖、竖
痢的笔顺

基本解释

lì(ㄌㄧˋ)

(名)痢疾:赤~|白~。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病名。即“痢疾”) 同本义

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曹操《魏武令》

(2) 又如:痢症(痢疾)

痢字康熙字典

痢【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𠀤力至切,音利。瀉也。《正字通》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熱積滯,暑毒虛滑所致。

说文解字

利【卷四】【刀部】

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𥝤,古文利。力至切

说文解字注

(利)銛也。銛者、臿屬。引伸爲銛利字。銛利引伸爲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後利。从刀。和省。依韵㑹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𣃔也。許據此說㑹意。力至切。十五部。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痢字的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海陆丰腔] li6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东莞腔] li5
◎ 潮州话:li6

痢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