徥

拼音shì,tǐ注音ㄕˋ,ㄊㄧˇ
部首总笔画12画结构左右徥的繁简对应
徥的五笔TJGH部外笔画9统一码5FA5仓颉HOAMO
郑码OIAI四角26281

笔顺读写撇、撇、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基本解释

shì,tǐ(ㄕˋ,ㄊㄧˇ)

1. 苗条的样子。

2. 行走的样子。

3. 古同“是”,准则。

4. 古同“恃”,依仗。

1. 停止。

徥字康熙字典

徥【寅集下】【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𠀤音匙。《說文》徥徥,行貌。

《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𠀤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

《集韻》徒駭切,音䈆。義同。

《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𠀤音豸。《集韻》行衙衙謂之徥。

《集韻》度皆切,音𦻀。徍徥,行貌。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貌,或曰徥。《註》言徥偕也。《釋文》徥,度皆反。

说文解字

徥【卷二】【彳部】

徥徥,行皃。从彳是聲。《爾雅》曰:“徥,則也。”是支切

说文解字注

(徥)徥徥行皃也。方言。徥用行也。郭曰。徥皆行皃。度揩反。集韵曰。徍徥、行皃。於佳度皆二切。从彳。是聲。是支切。十六部。爾雅曰。徥則也。今本釋言作是則也。葢古爾雅假徥爲是也。此偁爾雅說叚借。

徥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