剬

拼音zhì,duān注音ㄓˋ,ㄉㄨㄢ
部首总笔画11画结构左右剬的繁简对应
剬的五笔MDMJ部外笔画9统一码526C仓颉UBLN
郑码LLGK四角22200

笔顺读写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竖、横折钩、竖、竖、竖、竖钩

基本解释

zhì,duān(ㄓˋ,ㄉㄨㄢ)

1. 古同“制”(a.制作;制定。b.制约;节制)。

1. 切断使之整齐。

剬字康熙字典

剬【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官切,音端。《說文》斷齊也。从刀,耑聲。《廣韻》同剸。細割也。《增韻》整敕貌。《揚子·法言》魯仲連偒而不剬,藺相如剬而不偒。《註》㑥,古蕩字。剬,古剸字。

裁制也。《史記·顓頊紀》依鬼神以剬義。《註》剬有制義。《淮南子·主術訓》人君揄策廟堂,剬有司。

《唐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𠀤音膞,義同。

说文解字

剬【卷四】【刀部】

斷齊也。从刀耑聲。旨兖切

说文解字注

(剬)𣃔齊也。齊字衍。从刀。耑聲。旨兖切。十四部。按首部?、𣃔首也。亦𢧵也。剸上同。考鍇本無剸上同之文。而玄應書云。剬、聲類作剸。說文。剬、𣃔首也。亦𢧵也。然則許書首部有剬無剸。刀部無剬。後人以聲類之剸。改首部之剬。又移剬入刀部。二徐本皆作古也。此篆宜刪。

剬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