犳

拼音zhuó,bào注音ㄓㄨㄛˊ,ㄅㄠˋ
部首总笔画6画结构左右犳的繁简对应
犳的五笔QTQY部外笔画3统一码72B3仓颉KHPI
郑码QMRS四角47220

笔顺读写撇、弯钩、撇、撇、横折钩、点

基本解释

zhuó,bào(ㄓㄨㄛˊ,ㄅㄠˋ)

1.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像豹,没有花纹。

1. 古同“豹”。

犳字康熙字典

犳【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之若切《集韻》職略切,𠀤音灼。《玉篇》獸豹文。《山海經》𢇝陽之山,其獸多犀兕虎犳。《註》郭璞曰:犳音之藥反。字海云:犳,皮有虎文。《又》嬴母之山,其神狀如人而犳尾。《集韻》犳,獸名,出隄山,狀如豹而無文。◎按山海經西山經,隄山有狕。本作狕,郭璞音幺。另詳狕字註。集韻引以訓犳,誤。

说文解字

豹【卷九】【豸部】

似虎,圜文。从豸勺聲。北教切

说文解字注

(豹)佀虎。圜文。豹文圜。易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豹一名程。从虎。勺聲。北敎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