祋

拼音duì注音ㄉㄨㄟˋ
部首总笔画8画结构左右祋的繁简对应
祋的五笔PYMC部外笔画4统一码794B仓颉IFHNE
郑码WSQX四角37247

笔顺读写点、横撇/横钩、竖、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duì(ㄉㄨㄟˋ)

同“[好工具]殳(shū)”。

祋字康熙字典

祋【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丁外切《集韻》《韻會》都外切,𠀤音𣪌。《說文》殳也。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从示殳。詩曰:何戈與祋。

祋祤,縣名。在馮翊。《前漢·郊祀志》鳳皇集祋栩。

《廣韻》丁活切,音掇。義同。前漢郊祀志,顏師古讀。

姓。漢光祿勳祋諷。

说文解字

祋【卷三】【殳部】

殳也。从殳示聲。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从示殳。《詩》曰:“何戈與祋。”丁外切

说文解字注

(祋)殳也。見毛傳。从殳。示聲。丁外切。十五部。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㠯驚牛馬曰祋。此別一義。祋與咄義同。詩曰。何戈與祋。曹風文。此證前一義。

祋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