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

拼音kuài注音ㄎㄨㄞˋ
部首总笔画13画结构上下筷的繁简对应
筷的五笔TNNW部外笔画7统一码7B77仓颉HPDK
郑码MUXG四角88985电码8951区位3174笔顺编号3143144425134
英语翻译chopsticks
笔顺读写撇、横、点、撇、横、点、点、点、竖、横折、横、撇、捺
筷的笔顺

基本解释

kuài(ㄎㄨㄞˋ)

(名)筷子:牙~(象牙(好工具)筷子)|碗~。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快声。本义:筷子。也叫“箸”,夹取食物的用具) 同本义 。如:筷筒(盛放筷子的器具);筷箧(盛放筷子的小盒);筷笼子(即筷筒);牙筷;竹筷;碗筷

筷字康熙字典

快【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夬切,音塊。《說文》喜也,从心夬聲。《廣韻》稱心也,可也。《後漢·蓋勳傳》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

《增韻》爽快也,急疾也。

《戰國策》恭于敎而不快。《註》謂縱逸也。

《輟耕錄》世謂有疾曰不快。《後漢·華佗傳》體有不快。

姓。

叶窺貴切,音愧。《易·旅卦》心未快也,叶旅于處,未得位也。《揚子·太𤣥經》不宴不雅,禮樂廢也。拂繫絕纗,心誠快也。本作𢘦。俗省作快。

说文解字

快【卷十】【心部】

喜也。从心夬聲。苦夬切

说文解字注

(快)喜也。引申之義爲疾速。俗字作駃。从心。夬聲。苦夬切。十五部。

筷字的方言集汇

◎ 粤语:f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i5 [客英字典] kwai5 [海陆丰腔] kwai5 [宝安腔] kai5 [梅县腔] kwai5 [东莞腔] kai5 [陆丰腔] kuai5 [客语拼音字汇] kai4 kuai4
◎ 潮州话:kuai3

筷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