宊

拼音tū,jiā注音ㄊㄨ,ㄐㄧㄚ
部首总笔画7画结构上下宊的繁简对应
宊的五笔PDU部外笔画4统一码5B8A仓颉JIK
郑码WDGS四角30804

笔顺读写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捺、点

基本解释

tū,jiā(ㄊㄨ,ㄐㄧㄚ)

1. 古同“突”。

1. 古同“家”。

宊字康熙字典

宊【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𠀤他骨切,吞入聲。出見貌。《揚子·方言》江湘閒謂卒相見曰宊。一曰出貌。《集韻》本作突。

《正字通》俗家字。六書統,家或作宊。从宀从犬。犬篆與豕同義。

说文解字

家【卷七】【宀部】

居也。从宀,豭省聲。𠖔,古文家。古牙切〖注〗𡩅、𡧚,亦古文家。𡩵。

说文解字注

(家)凥也。凥各本作居。今正。凥、處也。處、止也。釋宫。牖戶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引伸之天子諸侯曰國。大夫曰家。凡古曰家人者、猶今曰人家也。家人字見哀四年左傳夏小正傳及史記、漢書。家凥曡韵。从宀。豭省聲。古牙切。古音在五部。按此字爲一大疑案。豭省聲讀家。學者但見从豕而巳。从豕之字多矣。安見其爲豭省耶。何以不云叚聲。而紆回至此耶。竊謂此篆本義乃豕之凥也。引申叚借以爲人之凥。字義之轉移多如此。牢、牛之凥也。引伸爲所以拘罪之𨻼牢。庸有異乎。豢豕之生子冣多。故人凥聚處借用其字。久而忘其字之本義。使引伸之義得冒據之。葢自古而然。許書之作也。盡正其失。而猶未免此。且曲爲之說。是千慮之一失也。家篆當入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