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

拼音fǎng注音ㄈㄤˇ
部首总笔画10画结构左右紡的繁简对应
紡的五笔XYN部外笔画4统一码7D21仓颉VFYHS
郑码ZSY四角20927电码4791
英语翻译spin, reel, weave; reeled pongee
笔顺读写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横折钩、撇
紡的笔顺

基本解释

fǎng(ㄈㄤˇ)

见“”。

紡字康熙字典

紡【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𠀤音仿。《說文》網絲也。《廣韻》績紡。《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儀禮·聘禮》賄用束紡。《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註》紡,縣也。

说文解字

紡【卷十三】【糸部】

網絲也。从糸方聲。妃兩切

说文解字注

(紡)紡絲也。紡各本作網。不可通。唐本作拗。尤誤。今定爲紡絲也三字句。乃今人常語耳。凡不必以他字爲訓者、其例如此。絲之紡、猶布縷之績緝也。左傳。莒婦人紡焉以度而去之。葢緝布縷爲繩、亦用紡名也。晉語。執而紡於廷之槐。亦謂以紡縷繩縛之也。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鄭曰。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縳見下文。白鮮支也。據此、是紡絲專用作絹也。从糸。方聲。妃㒳切。十部。

紡字的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3 piong3 [宝安腔]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piong3 [梅县腔] fong3 piong3 [客英字典]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piong3 [沙头角腔] fong3 [陆丰腔] piong3

紡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