稊

拼音注音ㄊㄧˊ
部首总笔画12画结构左右稊的繁简对应
稊的五笔TUXT部外笔画7统一码7A0A仓颉HDCNH
郑码MFUY四角28927电码4456
英语翻译darnels, tares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点、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基本解释

tí(ㄊㄧˊ)

一种形状似稗的野草,果实像(好工具)小米。

稊字康熙字典

稊【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說文》本作蕛。蕛苵也。从艸,稊聲。《郭璞曰》似𥟑,布地生穢草也。今文作稊。《爾雅翼》稊有米而細。《莊子·秋水篇》稊米之在太倉。《註》稊米,小米。李云:草也,似𥟑。

通作荑。《易·大過》枯楊生稊。《王弼註》楊之秀也。《鄭註》作荑,木更生也。

说文解字

蕛【卷一】【艸部】

蕛苵也。从艸稊聲。大兮切

说文解字注

(蕛)蕛苵也。見釋艸。郭云。蕛似稗。布地生。邵氏晉涵云。孟子之荑稗、莊子之?稗皆是也。从艸。梯聲。按今本篆作蕛。稊聲。從禾。考禾部無稊字。則稊聲乃梯聲之誤。蕛乃?之誤。大兮切。十五部。

稊字的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梅县腔] ti2 [海陆丰腔] ti2
◎ 潮州话:ti5

稊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