絭

拼音juàn注音ㄐㄩㄢˋ
部首总笔画12画结构上下絭的繁简对应
絭的五笔UDXI部外笔画6统一码7D6D仓颉FQVIF
郑码UBZ四角90903

笔顺读写点、撇、横、横、撇、捺、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基本解释

juàn(ㄐㄩㄢˋ)

1.用来束腰或衣袖的绳子。

2.束缚。

3.弩弦。

絭字康熙字典

絭【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𠀤音券。《說文》攘臂繩也。《博雅》絭謂之纕。《廣韻》連弩三十,絭共一臂。

《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義同。

《廣韻》俱願切《集韻》居願切,𠀤音𢑆。義同。

《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𠀤音挶。義同。

《集韻》驅圓切,音圈。義同。

说文解字

絭【卷十三】【糸部】

攘臂繩也。从糸𢍏聲。居願切

说文解字注

(絭)纕臂繩也。纕各本作攘。今正。纕者、援臂也。臂褏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絭。絭有叚帣爲之者。史記滑稽列傳。帣韝鞠𦜕。徐廣云。帣、收衣袖也。又有叚卷爲之者。列女傳。趙津女娟攘卷操檝。卷卽絭也。禾部曰。稇、絭束也。冖部曰。冠、絭也。是引申爲凡束縛之偁。从糸。𢍏聲。居願切。十四部。

絭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