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危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yán wēi xíng
注音ㄨㄟ 一ㄢˊ ㄨㄟ ㄒ一ㄥˊ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感情危言危行是褒义词。
例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英语honest talk and action
危言危行的造句
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五百年后是孔子,穷得叮当响,照样身板挺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我一直循规蹈矩,危言危行地按照父母的意思,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第一个就说到岳飞,他所处的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他要北伐,完全对,所以岳飞的人品行为,是危言危行,正言正行,结果蒙冤死了。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危言危行死直无愧。人之相与怨憎且容。
持着忐忑的心情‘危言危行’,对韩流小美女一番了解并说明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子不是曰“邦有道,危言危行”吗?他是主张言论开放,主张人民起来监督政府的。
字义分解
※ 危言危行的意思解释、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