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 fù yú chèn

面缚舆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基础信息

拼音miàn fù yú chèn

注音ㄇ一ㄢˋ ㄈㄨˋ ㄩˊ ㄔㄣˋ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感情面缚舆榇是中性词。

例子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战争投降。

近义词负荆请罪


面缚舆榇的造句

是日,浚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吴主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艾至成都城北,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入,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等语,因遣绍良持书返报,自率部兵,径诣成都,后主面缚舆榇,出城降艾。

甲午,秦兵至姑臧,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

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

刘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艾至成都城北,汉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


字义分解


※ 面缚舆榇的意思解释、面缚舆榇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面缚舆榇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