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九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基础信息
拼音wǔ hóu jiǔ bó
注音ㄨˇ ㄏㄡˊ ㄐ一ㄡˇ ㄅㄛˊ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感情五侯九伯是中性词。
例子《旧唐书·哀帝纪论》:“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贵族。
近义词五侯七贵
五侯九伯的造句
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
太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讨伐,平五侯九伯,戡乱于何海之畔,苦战于泰岱之侧,才演义出这鬼神恼,仙人怒,惊天地,震魂魄的《大齐开国传》。
五侯九伯,制御在手,自古及今,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
遂封太公为齐侯,居于五侯九伯之上,兼领五侯九伯之地,东到海,西到黄河,南至穆陵关,北至无棣。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字义分解
※ 五侯九伯的意思解释、五侯九伯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