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得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ㄉㄜˊ ㄐ一ㄡˋ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感情动辄得咎是中性词。

例子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英语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动辄得咎的造句

巡抚大人素来冷峻,别说他们这些随从,就算是衙门里的官员,平日里也是动辄得咎,稍微出点小错,被骂是轻的,经常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当此等艰难盘错之际,动辄得咎,当事者本不敢轻言建树,但责任所在,势不能安坐待毙。

但在孔子生前,他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经常挨批,就像子路一样,总也不讨老师的喜欢。

宫女兰儿见到如意公主一副动辄得咎的架势,觉得如意公主有点儿咄咄逼人,她便有些看不下去了,便从中帮衬道。

扬州大都督雄兵在握,经武则天称帝的大周朝平息徐敬业之反后,大州严府,吏治肃然,流配犯人若敢西行,动辄得咎,罪上加罪,而酷吏执法,轻则鞭笞重则砍头。

我本来已动辄得咎,还要远离战场,各兄弟只会给我连累,放心!你们不要轻举妄动,我有办法。

在结果责任主义下,若有损害即应赔偿,行为人动辄得咎,因此,行为之际,必然瞻前顾后,其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妨碍甚至被窒息。 

别看现在隋炀帝对我是非常器重和信赖,若是在男欢女爱的事情上犯了这个小错误的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隋炀帝,定然会对自己动辄得咎的。

因过去互相间有过摩擦,如今又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我时时处处都小心在意,就这还是动辄得咎,常挨领导批评。

天聪八年,德格类动辄得咎他身为管户部的贝勒,把一些汉官所提出的差役繁重问题向皇太极反映时,被斥之为“诳言”。


字义分解


※ 动辄得咎的意思解释、动辄得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