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 bù jí xī

朝不及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情况危急。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bù jí xī

注音ㄓㄠ ㄅㄨˋ ㄐ一ˊ ㄒ一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感情朝不及夕是贬义词。

例子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近义词朝不保夕


朝不及夕的造句

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

朝不及夕形容情况危急。

被发配边疆做苦役后,他过着朝不及夕、穷困潦倒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 

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小明家生活朝不及夕,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大多数人摆脱了朝不及夕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朝不及夕,家中最贵重的财产就是那些骆驼。

朝不及夕可指生活极端贫困。

朝不及夕的近义词是朝不保夕。


字义分解


※ 朝不及夕的意思解释、朝不及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朝不及夕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