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shū lì shuō

著书立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ū lì shuō

注音ㄓㄨˋ ㄕㄨ ㄌ一ˋ ㄕㄨㄛ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感情著书立说是褒义词。

例子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用法用于褒义;讽刺时含贬义。一般作分句。

近义词著书立言

英语found a distinct school of thought


著书立说的造句

遥想孩提之时,梦想良多,欲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欲富且贵宾客盈门,欲做大科学家得名垂青史,欲做大学问家通古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崔希范、彭晓、刘海蟾、陈抟、张无梦等一批内丹家活跃于山野民间,传法授徒,著书立说,掀起了一股“内丹热”。

数百年后,圣人出世,以文入道,窥得天地玄理,天下之人纷纷效仿,著书立说,百年间文人势起,百家兴盛,蔚为大观。

二是文人们著书立说,他们的传世之作,在社会中产生影响,形成一种社会教育。 

他们运用自身较为先进的新闻出版理念和经验,出刊办报、著书立说,使西部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盛局面。

如果你学裹胸连衣裙会了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一点也不比著书立说者甚至攻城略地者逊色。

如果你学会了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一点也不比著书立说者甚至攻城略地者逊色。

而谢魁从此之后,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经史,著书立说,成为当朝大儒,名扬四海。

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基础,历史上曾有很多教育家对此著书立说。

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字义分解


※ 著书立说的意思解释、著书立说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