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mín tóng lè

与民同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基础信息

拼音yǔ mín tóng lè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ㄊㄨㄥˊ ㄌㄜˋ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感情与民同乐是中性词。

例子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与民同乐。(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戒指儿记》)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地位高的人。

近义词与民偕乐


与民同乐的造句

这才叫与民同乐嘛,要逃荒一起逃。

古有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消息传来,洪武帝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朕在不惑之年,蒙天庇佑,喜得贵子,朕诚感其德,故大赦天下,免牢狱之灾,徭役赋税减免三年,与民同乐,普天同庆,钦此。 【】

跨马游街,绕城内一周回家,意在与民同乐。

当大家兴致勃勃的时候,方有义为了与民同乐,指着一头豹说,这是猎豹吧!学生们都默不作声的走开了,只留下仍然伸着指头指着猎豹的方有义。

什么,与民同乐?那种场面太少见。

据说汉朝初年,朝廷平定诸吕叛乱是在正月十五,汉文帝便把这一天定为上元节,是夜出游,与民同乐。

但在任晓林看来,作为官员,在受邀请参加公务活动时,为体现“与民同乐”的公仆本色,会“客随主便”穿上主办方安排的服装。

就在七月份瑞麟为了庆贺自己得授文渊阁大学士,在大佛寺开了三天的戏,以示他与民同乐之心。


字义分解


※ 与民同乐的意思解释、与民同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