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耳相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

注音ㄎㄡˇ ㄦˇ ㄒ一ㄤ ㄔㄨㄢˊ

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感情口耳相传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口头传授。

近义词口传心授

英语pass from mouth to mouth


口耳相传的造句

故事作为一种口头文学样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时至今日,还是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口耳相传,成为饭桌上的谈资、教育孩子的典范……

苏打绿、陈绮贞、林一峰、张悬、天然卷,这些名字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变得口耳相传。

你能创造口耳相传的传奇,荣耀整个家族。

那尖叫声,成为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传说。

肖恩被解雇的谣言很快的在公司透过口耳相传传遍了。

普通百姓得之于口耳相传的观念,并不全是盲目跳进去的,一定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部落的知识和风俗口耳相传保存下来。

因为当你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来发展的时候,你的第一批客户一定是那些主动发掘到你的优点的聪明人。

当中有不少民间道听涂说的小故事,经历百年似假还真的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演变成一个个众说纷纭、真假难分的奇闻、传说。

民间社会村夫野老口耳相传的谣谚,是包含着民间伦理生活真实信息的“活化石”。 


字义分解


※ 口耳相传的意思解释、口耳相传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口耳相传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