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饥号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基础信息
拼音tí jī háo hán
注音ㄊ一ˊ ㄐ一 ㄏㄠˊ ㄏㄢˊ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感情啼饥号寒是中性词。
例子值岁凶,啼饥号寒。(清 王晫《今世说 贤媛》)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英语cry from hunger and cold(cry in hunger and cold;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be poverty-stricken)
啼饥号寒的造句
牲畜冻死,粮食欠收,百姓啼饥号寒,贫寒人家卖儿鬻女,难以存活。
整个幽云是满目疮痍、流民遍野,到处尽是行乞街头、啼饥号寒、嗷嗷待哺的饥民。
迩者避止本市,或路经桂省之难民,日见挤拥,孤苦无依,啼饥号寒,吾老吾幼,何以堪此,何以堪此。
北宋末年,朝廷失德于民,横征暴敛,天下百姓啼饥号寒,怨声载道。
战争期间,数以百万计的人民都沦落到啼饥号寒或一贫如洗的地步。
民间到处啼饥号寒,不断有人饿死。
尤其在这战乱的岁月,他们将成饿殍,父老婴幼将啼饥号寒。
一天,一个贫贫乏难的小男孩为了攒够膏火正挨家挨户地倾销商品。啼饥号寒的他摸遍满身,却只有一角钱。
其实,严村长也是急需钱用的人,在自己啼饥号寒之时管得那么多呢?于是,严老板顺利地占据了龙头坡的树林。
至康熙三年,人口数量仍很稀少,经济凋弊,尤其是宁州、安化、合水三州县,老百姓无衣无食,啼饥号寒,卖儿鬻女。
字义分解
※ 啼饥号寒的意思解释、啼饥号寒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