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存政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基础信息
拼音rén cún zhèng jǔ
注音ㄖㄣˊ ㄘㄨㄣˊ ㄓㄥˋ ㄐㄨˇ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感情人存政举是贬义词。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只这议论,都是认真担当天下事的文字,人存政举,便自易易。”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反义词人亡政息
英语The policies and rationality of an organization shif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erson in charge.
人存政举的造句
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
这一机制,将无形的经验用有形的制度加以固定,打破了先进经验往往人存政举、人走政息的怪圈。
可见,并不是只有发生在东方的改革才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境况。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少国家没能解决好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没能跳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怪圈。
有了制度就可以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就可以减少矛盾的产生,增加透明度,易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也就是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原因。
“人存政举,天下固无不可办之事也”。
正是基于臣民心态,古人才会将治国希望一味寄托于明君贤臣,到头来却总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
也有“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这个情况,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好的改革、好的做法不会因为个人的变动而变动。
“机关效能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有实实在在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人存政举、人走政息的怪圈。
字义分解
※ 人存政举的意思解释、人存政举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