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而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基础信息
拼音lín shì ér jù
注音ㄌ一ㄣˊ ㄕˋ ㄦˊ ㄐㄨ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感情临事而惧是中性词。
例子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
反义词临难不惧
英语be full of anxiety and fear in the crisis of an affair
临事而惧的造句
我段誉虽不自诩为君子,也不至于临事而惧,如此不堪。
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此亦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道也。 ()
林文等听了,很称他临事而惧,思虑周到。
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愿大王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量敌而进,虑胜而会,则霸王事业可卜矣。
只是事出仓猝,我等皆临事而惧,我二弟出语莽撞,还望仙师海涵。
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
字义分解
※ 临事而惧的意思解释、临事而惧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