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ér bù zuò

述而不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ér bù zuò

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

例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近义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反义词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英语elaborate others\'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


述而不作的造句

根据孔子的教导之一,就是无征不信,“述而不作”,也就是不凭造作,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今文经崇奉孔子,称孔子为“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史学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为形式;二、不语怪、力、乱、神,去杂芜妄诞;三、述而不作;四、乐而不淫。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十、从此以后,孔仁决定不再写书,所以她曾说她一辈子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为形式;

不语怪、力、乱、神,去杂芜妄诞;

述而不作;

乐而不淫。


字义分解


※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述而不作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