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山中宰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基础信息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注音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一ㄤˋ

出处《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感情山中宰相是中性词。

例子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在家丰衣足食,肥马轻裘,紫蟹黄鸡,山肴海味,称不得是个山中宰相!”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山中宰相的造句

山中宰相无官府,天下神仙有子孙。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王爷所说莫非是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我在北朝也时有耳闻。

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后来,山中宰相陶宏景,隐居此洞,潜心修炼,著书立说。 

陶宏景有‘山中宰相’之称,深慕葛稚川之行迳,于是修道学医,亦唯葛稚川马首是瞻。

直到后来在南北朝时期,茅山派出了一位高人,即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

传说当年山中宰相陶弘景,遁迹山水,隐居大若岩之时。

到了边境淸蒅又变回了那个冷漠寡言的山中宰相,他也要做回自己的颜王,隐隐有些失落。


字义分解


※ 山中宰相的意思解释、山中宰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山中宰相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