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mù chéng sòng

过目成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基础信息

拼音guò mù chéng sòng

注音ㄍㄨㄛˋ ㄇㄨˋ ㄔㄥˊ ㄙㄨㄥˋ

出处《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感情过目成诵是中性词。

例子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记忆力超众。

近义词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英语can remember what one has once read


过目成诵的造句

幼失怙恃,伶仃孤苦,却偏又聪明伶俐,读书过目成诵,下笔千言立就。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

传说中这个王元姬人很聪明,记忆力特别出众,能过目成诵,在家能孝顺父母,深得父母之心,出嫁后又相夫教子有道,“料事屡中”。

这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别号东坡,眉州眉山人氏,天资聪慧,过目成诵,乃人中骐骥,有通今博古之学、经天纬地之才。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人家纪大才子无书不读,过目成诵,学富百车,官居一品,何等高人,尚且不能对,你哥哥落地秀才岂能相比。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八岁入塾启蒙,过目成诵而辄解奥义,且闻一知十,宛如神童。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过目成诵又如何?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一个人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必先要受过一些挫折,历过一些磨难。不经风雨,哪里去见彩虹?


字义分解


※ 过目成诵的意思解释、过目成诵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过目成诵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