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 tūn shān hé

气吞山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基础信息

拼音qì tūn shān hé

注音ㄑ一ˋ ㄊㄨㄣ ㄕㄢ ㄏㄜˊ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感情气吞山河是褒义词。

例子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义词气息奄奄

英语full of daring


气吞山河的造句

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壮丽的山河,苍茫的大地,一切都在眼中,让人心怀舒畅,志存高远,天地万物,一草一木,尽收心底,让人不由自主生起一股气吞山河的壮志豪情。

一腔热血去参军,二分明月照你心,三番四次立功章,五湖四海结军友,六亲挂念在心中,气吞山河立壮志,八方有难齐支援,九死一生报祖国,十分可爱就是你。

眼北望,那扑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咆哮着,翻腾着,以气吞山河之势一泻千里。

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他武悟性本就极高,一经领会,越看越是入神,每一招都含着天地的变化,每一势都流露出气吞山河之态,精微奥妙,变化无穷,人剑合一。

而他初识孟星河,就被他一手漂亮的行书,气吞山河的新诗,及县衙公堂上临危不俱,就连他这个尚书令面前,也是不卑不亢,不献不讨,所打动。

另外还有就是屁股底下的小凳子,为了在放凳子的时候声音能够整齐划一、气吞山河,所以我们屁股下面的小凳子都是用纯铁做的。

诗人们渴望到边塞去,胸怀着一种气吞山河、舍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青史流名。

那笔触极劲极刚,落笔沉稳却又不乏犀利,笔势气吞山河,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亦不为过。


字义分解


※ 气吞山河的意思解释、气吞山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气吞山河的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