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shí zhōu sù

不食周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基础信息

拼音bù shí zhōu sù

注音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感情不食周粟是中性词。

例子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反义词卑躬屈膝


不食周粟的造句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

在那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中,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肯饿死于首阳山上,以示不屈。

文王死后,武王伐纣,他们叩马而谏,以为父丧而用兵是不仁不孝,武王灭商后,他们回到首阳山,不食周粟饥饿而死。

殷既平,伯夷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 

还有闻仲太师,还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自作孽不可活啊,也许正是那种傻劲才最令人敬重吧。

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最后饿死的故事。

至于老东西强塞来的玉简,林鹤本着不食周粟的节操,丢在空间背袋里当做不存在。

古贤人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挑起战争,逃至此处,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留下千古佳话,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字义分解


※ 不食周粟的意思解释、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