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ēn dǐng lì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ㄌ一ˋ
出处《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感情三分鼎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近义词三分鼎足
英语a tripartite balance of forces
三分鼎立的造句
直至两千年后,东方蓬莱王,北方瀛洲王,西方方丈王,三大王一王统治一国,将天下三分鼎立。
大汉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如今三分鼎立。
北周、北齐、陈国三分鼎立的后三国时期。
然而,自从那一场金融风暴扫过,基地派便退出了三分鼎立的大势,濒临破产树倒猢狲散的尴尬境地。
诏书中所称蜀汉二主,三分鼎立之权,任嚣、尉佗之谋,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话说建安十六年,刘备在荆州,孙权在江东,曹操坐镇北方中原,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势,已经渐渐形成。
十方诸道,八方乾坤,三分鼎立,一分天下,万物有引。
西大陆由圣光帝国、黑暗帝国、百鸣帝国为首,呈三分鼎立之势。
字义分解
※ 三分鼎立的意思解释、三分鼎立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