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基础信息
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注音ㄅㄨˋ ㄔㄥˇ ㄓ ㄊㄨˊ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感情不逞之徒是贬义词。
例子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捣乱的人。
近义词不法之徒
英语the unruly(desperado)
不逞之徒的造句
只有严惩这帮不逞之徒,才能维护社会治安。
这些不逞之徒,一有机会便想浑水摸鱼,蠢蠢欲动。
这是赈灾使张山甫的好意,怕那些灾民中的不逞之徒铤而走险,才借给了我这些跟随。
今陛下晨往宵归,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甚至寺庙成为避役者和不逞之徒的逋逃薮。
裕与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门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
潼关失守后,安禄山还没有到长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宫嫔哭着散匿逃亡,将相府第之家委弃的宝货不可计数,不逞之徒成群结队争抢财物,一连几日都抢不完。
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
字义分解
※ 不逞之徒的意思解释、不逞之徒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