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shí zhī qì

四时之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基础信息

拼音sì shí zhī qì

注音ㄙˋ ㄕˊ ㄓ ㄑ一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感情四时之气是中性词。

例子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四时之气的造句

可采天气、地气、太阳之气、月亮之气、万物之气、四方之气,四时之气。

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

所存思的对象,除了宗教色彩很浓的身内外神真、仙境、天宫等外,还有日月光明、云雾、五方四时之气、紫气等自然景物。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其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受四时之气,故为五谷之精品,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风却怕他怎的!此乃天象四时之气,有何惧哉!

斗柄所指,四时之气,随之而转,以此九星之气,下施于地,发生万物。 【】


字义分解


※ 四时之气的意思解释、四时之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