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 shū tī jué

爬梳剔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整理选择。


基础信息

拼音pá shū tī jué

注音ㄆㄚˊ ㄕㄨ ㄊ一 ㄐㄩㄝˊ

出处《宋史·律历志》:“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

感情爬梳剔抉是中性词。

例子朱自清《语言志辨》序:“这固然得费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广泛搜罗、精细选择。

近义词爬梳洗剔爬罗剔抉

英语dig what is useful and reject what is useless


爬梳剔抉的造句

要写好论文,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研究历史的后人只得在亲历历史的人物留下的文献中爬梳剔抉,冀以部分还原、复现历史。

看过书稿之后,感到作品既有大势与大略上的钩玄提要,又有小局与小谋上的爬梳剔抉,史料详切、内蕴丰盈。

总在故纸堆里爬梳剔抉,不会让大多数人喜欢;古事有了新知,才能让人兴味盎然。

如爬梳剔抉写出了“潮汕蔗糖史”,虽是简史,却独多创见,其功在草创,其利当嘉惠后人。

本文在爬梳剔抉史料的基础上,对该诗社活动的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淳熙间,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推原本根,比次条理,管括机要,阐究精微。

高喊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已有年矣,却鲜见对传统文化的爬梳剔抉,如今再次暴露了这一痼疾。


字义分解


※ 爬梳剔抉的意思解释、爬梳剔抉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