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有文化,懂礼貌。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
例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知书识礼的造句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叶远,在军营之中,和一帮粗鲁的大兵相处这么久,早变得粗俗不少。
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知书识礼,一直是中国人对于文明的共识。
本人知书识礼、善良大度、体贴善解人意、端庄丰腴,传统的女性。
所以基本上商贾在赚足财富了之后,最大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能使得自己的后代能够知书识礼,入士为官,来达到提高自己家族地位的目的。
那个娘子显然是一个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一听那名字就感到充满了诗意。
几许知书识礼的人物,却埋名隐姓、一文不名。
科学发展康庄路,小康幸福和谐路;创先争优拓新路,知书识礼光孝路;百业昌荣复兴路,减排低碳生态路;正风正气指引路,修身律己文明路。
到哪儿找那知书识礼,又乖巧温柔的丫环去?也就是雇几个附近的失地农民,男的管管马厩门房,女的洗衣打扫。
她知书识礼,偶尔发发雌威,极符合叶冲心目中妻子的形象,只可惜她已为人妇,真是徒呼奈何。
字义分解
※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