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duān

争端


拼音zhēng duān
注音ㄓㄥ ㄉㄨㄢ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争端[ zhēng duān ]

⒈  引起争执的事端。

边界争端。

dispute;

引证解释

⒈  争讼的依据。指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於书。”
孔颖达 疏:“端谓本也,今铸鼎示民,则民知争罪之本在於刑书矣……刑书无违礼之罪,民必弃礼而不用矣。”

⒉  指引起双方争执的事由。

唐 元稹 《处分幽州德音》:“四十年间,海内滋殖,风俗谨朴,君臣平寧,人无争端。”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他本是畅和风,息闹喳,又谁知启争端,搅是非。”
巴金 《化雪的日子》:“我想抓住这一点,我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争端了。”

国语辞典

争端[ zhēng duān ]

⒈  引起争执的事因。

《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

分字解释


※ "争端"的意思解释、争端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争端的造句

  • 大家应该互相理解,互想尊重,避免争端的发生。
  • 邻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争端,应协商解决,不应诉诸武力。
  • 邻里之间有争端要协商解决,万万不可大动干戈。
  • 争端的导火索是一群鲜为人知的岛屿。
  • 谦让可制止争端,柔和大爱可转祸为福。
  • 显然,中国与其许多贸易伙伴正陷入一系列日益升级、针锋相对的贸易争端
  • 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 他们吵吵嚷嚷,跑到母狮面前,请她解决争端
  • 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毁了一场壮伟的谊。
  • 双方同意本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