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

缠足


拼音chán zú
注音ㄔㄢˊ ㄗㄨˊ

近义词裹足扎脚

词语解释

缠足[ chán zú ]

⒈  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这是旧时的陋俗。

foot-binding;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女子以布帛紧束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形尖小成弓状,以此为美。相传 南唐 李后主 令宫嫔 窅娘 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一说始于 南朝 齐 东昏侯 时。 太平天囯 曾禁止缠足。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始逐渐废绝。参阅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缠足》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自《墨庄漫録》以缠足始 五代,诸小説所见皆同,余旧颇疑之。”
严复 《原强》:“至于缠足,本非天下女子之所乐为也,拘于习俗,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
夏衍 《<教子篇>补》:“她今年六岁,在过去,也正是哭哭啼啼地被逼着缠足的年纪了。”

国语辞典

缠足[ chán zú ]

⒈  旧时妇女用布帛紧裹双足,使之纤小,以为美观。缠足之风,始于五代,至宋朝大盛,遍及全国。也作「缠脚」。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缠足》引《墨庄漫录》:「妇人之缠足,传记皆无所出。惟齐东昏侯,有凿金为莲花,令潘妃行其上一事,而不言其足若何。惟唐镐咏李后主宫嫔窅娘诗云:『莲中花更好,雪里月常新。』以此知扎脚自五代始也。」

扎脚

分字解释


※ "缠足"的意思解释、缠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缠足的造句

  • 近一千年的中国,年轻的姑娘为了和达官贵人一续姻缘,被迫缠足,因为她们自然生长的“大脚”被看作是未开化、乡村气。
  • 宋代缠足之风盛行,为了不使双足放弛,女子在睡觉时还穿着“睡鞋”,式样与弓鞋相同,只是底软,并绣着精致花样,这些鞋多由鞋主人亲手缝制。
  • 缠足是封建时代妇女最痛苦的事,还要缠得像三寸金莲那样,更是苦不堪言了。
  • 宋恕还主张禁缠足、禁娼业及婚姻平等自主。
  • 因为后面有专门一章叙述“缠足”,因此这里省略不提。
  •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们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
  • 这种强迫性质的做法会破坏脚的足底弓,缠足后,妇女行走时会有同样的小碎步。现在缠足是违法行为。
  • 缠足、凿齿、肉体上穿孔、皮肤上扎针等多种形式的自残装饰习俗,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的产物。
  • 给中国妇女带来巨大痛苦的缠足究竟起于何时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有南北朝说,也有五代南唐说,总之在南宋年间已积习成俗,到清末已有千年之久了。
  • 比如张之洞称,因为缠足,中国两万万妇女“废为闲民谬民”“不能直立,不任负载,不利走趋,所作之工,五不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