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ànshànjièè

劝善戒恶


拼音quàn shàn jiè è
注音ㄑㄨㄢˋ ㄕㄢˋ ㄐ一ㄝˋ ㄜ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劝善戒恶[ quàn shàn jiè è ]

⒈  见“劝善惩恶”。

引证解释

⒈  见“劝善惩恶”。

国语辞典

劝善戒恶[ quàn shàn jiè è ]

⒈  奖励善人,而惩戒为非做歹者。参见「劝善惩恶」条。

《艺文类聚·卷四十·礼部下·谥》:「《五经通义》曰: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生有善行,死有善谥,所以劝善戒恶也。」

分字解释


※ "劝善戒恶"的意思解释、劝善戒恶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劝善戒恶的造句

  • 例如,在自我修养方面强调热爱学习;在道德品格方面强调劝善戒恶;在接人待物方面强调谦虚谨慎;在处理问题时主张正道等。
  • 所以,为了凸显其“劝善戒恶”的本义、避免救人反受罚的荒诞逻辑,上述法条都应尽快得到完善,明确“抢救伤者”高于“保护现场”的事故善后原则。
  • 解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发掘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以两世吉庆的思想激励人,以宽容友爱的精神引导人,以劝善戒恶的道德主张塑造人。
  • 北宋熙宁九年,陕西的吕大钧兄弟,在本乡蓝田实行乡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要求乡人互相帮助,互相劝善戒恶,目的是为了使风俗淳厚。
  • 真正的宗教信仰,推崇的是劝善戒恶、仁慈宽恕、和谐共融、行德显爱。
  • 可见,他是从修身与治国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以‘劝善戒恶‘为宗旨,使斋醮仪范既成为整顿道教使之合于封建礼法的要求,又是得道成仙的根本。
  • 劝善戒恶是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所有宗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驳悖理,不足劝善戒恶,易俗移风,即行斥逐,臣甘与其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