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bǎi

三百


拼音sān bǎi
注音ㄙㄢ ㄅㄞˇ

词语解释

三百[ sān bǎi ]

⒈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三百篇”。参见“三百篇”。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
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分字解释


※ "三百"的意思解释、三百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三百的造句

  • 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
  • 此外,还有三百五十万优秀儿女直接投身于国防力量。
  • 在黄巢的带领下,他们推翻了统治三百年的王朝。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 “房租三百元,包括暖气费在内。”好评。
  • 三百小学生男女对舞十指相扣惹台下尖叫。
  • 大盘涨时股不涨,大盘跌时股必跌;华夏三百六十行,唯有股民最难当。
  • 周宏伟先生近年提出,地质时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断陷湖延续到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即汉代“方三百里”、“周回二百余里”的“滇池”,再到两晋南北朝的“万顷池”。
  •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辛勤又劳苦;新年迎来闲工夫,我把财神往家捂;正月初五祭财神,保你财运往上攀;恭喜发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