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赋诗


拼音fù shī
注音ㄈㄨˋ ㄕ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赋诗[ fù shī ]

⒈  吟诗;写诗。

引证解释

⒈  吟诗;写诗。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国语辞典

赋诗[ fù shī ]

⒈  作诗。

宋·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分字解释


※ "赋诗"的意思解释、赋诗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赋诗的造句

  • 他当场赋诗一首,令大家赞叹不已。
  • 站在毛主席曾经赋诗的六盘山顶,我难以想象,一个满腔豪情的领袖,一个曾经兵缺将寡的儒生,当年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走过受苦受难的穷山僻壤,走过炮火连天的祖国大地的。我耳边隐隐听到,从山谷远处传来的激情高亢的歌唱声,和千山万壑中传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 一场大雪过后,大地一片银白,几位风雅诗人聚在一起拥炉赏雪,饮酒赋诗
  • 阮十七漫步于校园的林荫小道之上,甚是惬意,忽感诗性大发,于是乎想赋诗一首,却无奈才尽词穷,半天也憋不出半个字。
  • 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印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第一“白话诗人”在这座小院里,仰望天空,悠闲地赋诗
  • 清末秀才吴士萱在燕琼园重阳诗会上持螯把酒醉倒,毕河清特制“菊花莲子芙蓉羹”以敬解酒,吴大喜即席赋诗以赠“操刀岂为稻粱谋,且法庖丁学解牛。
  • 不然的话早就从军去了,横槊赋诗,博个出身也容易些。
  • 在这里眺望大理洱海风光,品茗赋诗,倍添情趣,是人们寻幽探胜的好地方。
  • 所谓的蒙童,取材千字文之中,赋诗一首,且需天地文星震动,天地为证,圣贤决断,通过者,方可获得第一缕才气,才能够有资格参加童生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