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cuàn

逃窜


拼音táo cuàn
注音ㄊㄠˊ ㄘㄨㄢˋ

词性动词


反义词留守

词语解释

逃窜[ táo cuàn ]

⒈  逃跑流窜;溃散奔逃。

flee in disorder;

引证解释

⒈  逃跑流窜。

《列子·黄帝》:“﹝禽兽﹞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后汉书·窦武传》:“武 孙 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
明 沉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安禄山 之乱,城郭丘墟,人民逃窜。”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又过了三天,战斗布署已定, 胡 匪军才逃窜了下来。”

国语辞典

逃窜[ táo cuàn ]

⒈  奔逃流窜,避往他处。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曾在江西做官,降过宁王,所以逃窜在外。」

逃逸

分字解释


※ "逃窜"的意思解释、逃窜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逃窜的造句

  • 森林里突然传来老虎的吼叫,小动物们吓得四散逃窜
  • 在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夹击下,日本鬼子魂飞魄散,狼狈逃窜
  • 敌人吃了败仗,如同惊弓之鸟、仓皇逃窜
  • 敌人有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
  • 敌人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
  • 急着逃窜的歹徒一夜风声鹤唳,追捕的警察吓破了胆,生怕不小心被抓住。
  • 敌人顶不住我军的强大攻势,全线崩溃,狼狈逃窜
  • 公安部门将逃窜在外的案犯缉捕归案。
  • 战败之后,敌人反裘负刍,狼狈逃窜
  • 地雷一响,把鬼子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