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xùn

家训


拼音jiā xùn
注音ㄐ一ㄚ ㄒㄨㄣˋ

词语解释

家训[ jiā xùn ]

⒈  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family instruction; parental precepts;

引证解释

⒈  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
明 张一桂 《重刻<颜氏家训>序》:“迨夫王路陵夷,礼教残闕,悖德覆行者,接踵於世;于是为之亲者,恐恐然虑教勑之亡素,其后人或纳於邪也,始丁寧飭诫,而家训所由作矣。”
清 龚自珍 《<怀宁王氏族谱>序》:“家训,如王者之有条教号令之意;家训,以训子孙之贤而智者。”

⒉  指《颜氏家训》。

《北齐书·颜之推传》:“﹝ 颜之推 ﹞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於世。”

国语辞典

家训[ jiā xùn ]

⒈  治家立身,用以垂训子孙之言。也作「家诫」。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拙夫家训颇严,本不敢私做的。」

分字解释


※ "家训"的意思解释、家训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家训的造句

  • 家族家训总是多特权,少受罪,确定是不允许的。
  •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家训或许有些生疏了,但“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格言,你一定不会陌生。
  • 客家家训中一直就有要求族人为人品行要高贵、自由的训语。
  • 宋代家训中的“女教”反映了宋代两性关系上男性的话语主导权,宋儒借此成功地塑造了宋代女性,完成了儒家伦理对家庭的渗透。
  • 谱表中间写有“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诗句,据说是先祖曹孝庆立下的家训,它成为曹氏后人代代相传的座右铭。
  • 阎宇说,几十年来,熟背唐诗宋词几乎成了老爷子的家训
  • 在这个清新宁静的村庄里,到处是墩厚的泥土墙,村中古宅得到修复和保护,伫立村口的“家训墙”传递着向善向上的力量。
  • 清末重臣曾国藩的家训思想对当今家庭教育颇具借鉴价值。
  • 家训不仅仅是治家理事的方法,更寄寓着往圣先贤对自我品德的砥砺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因此,家训其实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缩影。
  • 唐府家训严苛,人难悖逆,大哥也是形格势禁,不得不为,因此大哥无错,千错万错,都是小妹一人之错,不该对他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