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
词语解释
一力[ yī lì ]
⒈ 协力;合力。
⒉ 一把气力。指一人之力。
⒊ 尽力;竭力。
⒋ 独力。
⒌ 一个仆人。
引证解释
⒈ 协力;合力。
引《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戴之,故安。”
《新唐书·吐蕃传上》:“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彊也。”
⒉ 一把气力。指一人之力。
引清 刘向 《新序·刺奢》:“闻大王将起中天臺,臣愿加一力。”
⒊ 尽力;竭力。
引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张生,你若端的不曾做女婿呵,我去夫人根前一力保你。”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二:“张三爹 说:‘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一力主张把侄女嫁给这个年轻力壮的雇农。”
⒋ 独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西游记》第八七回:“三藏 恐他们闯祸,一力当先。”
清 李渔 《凰求凤·情饵》:“既然如此,连你娶亲的事,我也一力担当。”
⒌ 一个仆人。
引《南史·隐逸传·陶潜》:“潜 为 彭泽 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王小官人》:“只今往 和州,拟假一力,负至 东阳镇 问渡。”
国语辞典
一力[ yī lì ]
⒈ 合力。
引《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
⒉ 极力、尽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指挥执意既坚,张都管又在傍边一力撺掇,兴儿只得应承。」
《儒林外史·第一回》:「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
⒊ 独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分字解释
※ "一力"的意思解释、一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一力的造句
- 且说成吉思汗既收服畏兀儿部,遂一心一力的去攻西夏。
- 掌开天辟地之力,虎魄刀凶威盖世,一力破万法。
- 有时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坚信让我不断前行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你们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
- 我兄长之罪孽,我愿一力承当!对不住,是我连累差点丧命,剑豪在此立誓,我欠小兄弟一个人情,诸位为证!
- 作为越秀地产继岭南山畔之后的又一力作,位于科学城开源大道南侧的越秀岭南雅筑在万众期待之中揭开神秘面纱,黄金周正式启动认筹。
- 嘿嘿,一力降百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空话。
- 哼!我中华如此多豪杰之士,如此多百姓却打不过那清兵,哪里是什么清军太强的缘故,如若大家都能弃了成见,一心一力回击鞑子,何愁战之不胜呢!
- 为帮助广大涉钢企业了解经济动态,提振经营信心,一力物流与“我的钢铁”网联合主办了此次论坛。
- 桑史虽然痛恨这两人,但是如今之计不是争执,而是同心一力对付那将要到来的危机。
- 这是形容骏马的诗句,写的十分传神,而且你再看看这字,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而且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之时,一力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