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diào

谐调


拼音xié diào
注音ㄒ一ㄝˊ ㄉ一ㄠˋ


反义词矛盾

词语解释

谐调[ xié diào ]

⒈  诙谐戏谑。

⒉  和谐协调。

引证解释

⒈  诙谐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 梁 沉约 《与约法师书》:“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

⒉  和谐协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构图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张把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的。”
《读书》1985年第2期:“用‘生漆点睛’,不论画在绢上还是纸上,熟纸上还是生纸上,都与整个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极不谐调,效果并不好。”

分字解释


※ "谐调"的意思解释、谐调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谐调的造句

  • 因为当我们极度悲伤的时候,欢乐的声音会比其他一切声音都更显得不谐调
  • 在中国的成语上,有很多成语可以形容出这一点,譬如说孤木难支、孤掌难鸣、孤鸿寡鹄、鸾孤凤只……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这些词都能很好的说明战争中谐调意义。
  • 这幅画在构图和色彩方面都十分谐调
  • 而且,前一个舞台用了不少不锈钢材料,后一个舞台造型张牙舞爪,大有压倒对岸合江亭的气势,这些做法都是与环境不谐调的。
  • 运用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技术实施影像细节的调节。
  • 一群会讲普通话的女店员带着色彩谐调的围巾在柜台招呼客人。
  • 这首打油诗极具诙谐调侃之意,尤其是结束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堪称点睛之笔。
  • “下南”以净、末、外、丑为主,具有唐戏弄与北杂剧末、副净的演出形态与诙谐调笑的特点。
  • 想想也是,以杨逸尘的装扮,全身有衣着和头发都是复古样式,如果手中拿着现代工业社会才存在的手机、电脑之类的电器化物件,确实有一种不谐调的感觉。
  • 他的气质与慢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不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