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shūtiěquàn

金书铁券


拼音jīn shū tiě quàn
注音ㄐ一ㄣ ㄕㄨ ㄊ一ㄝˇ ㄑㄨㄢ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金书铁券[ jīn shū tiě quàn ]

⒈  即丹书铁券。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引证解释

⒈  即丹书铁券。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唐 罗隐 《代武肃王钱鏐谢赐铁券表》:“臣 鏐 言,优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铁券》:“汉高祖 封功臣,始制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名曰金书铁券。歷代因之,以赐功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李贤》:“自古有军功者,虽以金书铁券,誓以永存。然其子孙不一再而犯法,即除其国,或能立功,又与其爵。岂有累犯罪恶,而不革其爵者?”
亦作“金书铁契”。 明 王佐 《格古要论·杂考上·金书铁券考》:“於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故名金书铁契。”

国语辞典

金书铁券[ jīn shū tiě quàn ]

⒈  古代帝王颁赐给功臣的一种书券。德泽子孙,可以免罪。唐·罗隐〈代武肃王钱镠谢赐铁券表〉:「伏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恕臣九死,子孙三死者。」亦做「丹书铁券」。

分字解释


※ "金书铁券"的意思解释、金书铁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金书铁券的造句

  • 村里的老汉李永蔚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找到了谢佐,并告诉他自己是青海李土司西伯府李文的后裔,在他家里珍藏着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
  • 大明开国以来,对开疆拓土创建纲治有卓著功勋的文臣武将,依其功绩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赐与金书铁券为凭证。
  • 这楼门上供奉着开国皇帝赐下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九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
  • 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
  • 如中国馆藏最早的唐开元二年纸质公文档案;国内现存唯一一件“金书铁券”,也就是传说中的“免死牌”;光绪二十年科举“大金榜”等。
  • 没有谁永远注定是“天之骄子”,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也绝非“金书铁券”。
  • 由此看来,人大代表这个招牌有点像历史上的金书铁券、免死金牌,人大代表就算肆意违法,执法部门也不会积极执法。
  • 在这批档案文献中,明代的“金书铁券”名列第八。
  • 郝文的双眼瞬间变得狰狞,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金书铁券,脸色变得如同死灰一般,他的双唇颤抖着,带着一丝不信“原来最终的弃子是我!为什么?”。
  • 甘氏族谱记载,孙权曾御赐金书铁券给甘宁,这是一块半圆形瓦当状的金属字牌,上面刻有文字,大意是凭此铁券,可以赐爵位,给俸禄,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