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kǒu

檐口


拼音yán kǒu
注音一ㄢˊ ㄎㄡˇ

词语解释

檐口[ yán kǒu ]

⒈  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

cornice;

⒉  下齿形装饰之间的空间。

interdentil;

引证解释

⒈  屋檐滴水处。

王鲁彦 《钓鱼》:“走到簷口,拾起头来,原来母亲已经站在我右边的后方,惊讶地望着。”
屋檐滴水处。 《花城》1981年第2期:“雨淅淅沥沥的落着,檐口流下来一串串冰凉的水。”

分字解释


※ "檐口"的意思解释、檐口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檐口的造句

  • 建筑立面是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而檐口和门窗却是传统的民族元素。
  • 转眼间就到了他家的廊下,就把头上的“团匾”放在廊檐口
  • 用于新旧平斜屋面及天沟檐口,特别适用于不规则形状部位的防水防渗。
  • 建筑檐高指框架柱底至檐口檩条上翼缘的高度。
  • 做寿衣跟纸扎其实是两码事,要不然也不会有专门的寿衣店了,然而老杨家传不光是纸扎,做寿衣,画棺材,做檐口,发送都能一手包揽。
  • 山墙突瓦,檐口瓦,滴水瓦突出在屋顶的山墙上的盖瓦的边缘。
  • 昨天下雨了,檐口滴水,你小心点。
  • 屋面两坡的下方,檐口的连系梁支承在平顶搁栅之上。
  • 第五种类型放置在寺庙的檐口上,作为龙永远警觉危险那样。
  • 修缮后的陈列馆以“廉洁清正,奉公克己”为主题,整个外立面为灰砖,屋脊和檐口为白色,窗子加灰色窗台,整个建筑显得朴素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