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


拼音bù dì
注音ㄅㄨˋ ㄉ一ˋ


反义词及第

词语解释

不第[ bù dì ]

⒈  犹落第。谓科举考试不中。不但。复姓。

引证解释

⒈  犹落第。谓科举考试不中。

唐 岑参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诗:“足下復不第,家贫寻故人。”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李巨川 有笔述,歷举不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顺治丁酉江南科场狱》:“时 尤侗、汤卿谋 高才不第,隐姓名为 沉白、杨云,描写主考 何某,尽态极妍。”

⒉  不但。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北路则驻防万餘户,已滋生四五万口,更有緑营兵数千,设若割弃,不第 玉门 以内无安插之所,且 厄鲁特、索伦 诸部落,必分投他国。”

⒊  复姓。 汉 王符 《潜夫论·志姓氏》谓 不第氏 为 纣 庶兄 微子 之后, 子 姓。

国语辞典

不第[ bù dì ]

⒈  考试不合格。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其不第则习业如初。」
《三国演义·第一回》:「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

⒉  不只、不但。

如:「贪吏对国家的安定不第无功,尚且有害。」

英语to fail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imperial China)​

德语Budi (Eig, Fam)​

分字解释


※ "不第"的意思解释、不第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不第的造句

  • 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
  • 清末年间,的曾祖父许弹出生于杭州一户殷实的百姓家,勤奋读书却屡试不第
  • ‘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亦不谓有儿往矣’……臣佩服严训,不敢弭忘。
  • 当今大宋文道大昌,但凡读书人总能谋到一个好前程,只要有恒心毅力坚持下去,哪怕屡试不第,朝廷也会嘉许酌情录用。
  • 陈抟早年举进士不第,开始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来到华山云台观隐居,与隐士李琪、吕洞宾为友。
  • 秀洲人氏,自幼读书无奈屡试不第,这次出来游历一番,也是散散心。
  • 王府官亦改用高年不第举人、落职知县等担任,成了位置闲散之地。
  • 安国虽然诗文得到朝野赞誉,但宦途却是坎坷,屡试不第
  • 再说,你看看我们米蓝旅长一副公正不阿的样子,这要真是犯规了她还不第一个把我的建议给扼杀在摇篮啊。
  • 一书生因屡试不第,遂抛却功名之心,立志浪迹江湖,寻侠求隐,云游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