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yán

二言


拼音èr yán
注音ㄦˋ 一ㄢˊ

词语解释

二言[ èr yán ]

⒈  犹异言;不同看法。两个字。指虚假之言。

引证解释

⒈  犹异言;不同看法。

汉 王襃 《僮约》:“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艺文类聚》卷二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令》:“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⒉  两个字。

《宋书·乐志一》:“魏氏 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

⒊  指虚假之言。

《旧唐书·隐逸传·卫大经》:“卫大经 者,篤学善《易》,口无二言。”

分字解释


※ "二言"的意思解释、二言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二言的造句

  • 想获得民众的认可,就要做到“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将获长久。
  •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 学术上,一刃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言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欢迎批评,可以是板砖。
  • 二言常作领衬字,多数由副词和动词组成,如试看,试问,长随,敢教,何愁,何须,何来,应怜,莫向,曾记,犹存,唯求,方知,等等。
  • 让我悟到八字二言静籁凝视,君子之风。
  • 此令一下,三军无不骇然,再无二言,加快速度,只用两日就抵达泽州与北汉军前锋相接。
  • 无论哪一乐章的诗行,都十分讲究音组的规范,即多数为二言以上的结构,为的是使读者读来明快流畅,有如船行在浪涛起伏的感情江河中。
  • 在赫德的反复劝导和敦促下,全权大臣毫无二言,只有“静等谈判,准备开一次会即答应一切条件”。
  • 决贾万五千,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 帝后并尊,自古未见,群臣震惊之余却无人敢有二言,三公之下,望风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