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óu

谋议


拼音móu yì
注音ㄇㄡˊ 一ˋ

词语解释

谋议[ móu yì ]

⒈  谋划,计议。

引证解释

⒈  谋划,计议。

《史记·封禅书》:“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禪事。”
唐 柳宗元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其勤劳侍从,谋议可否,时之所赖者大。”
《明史·郭子兴传》:“子兴 为人梟悍善鬭,而性悻直少容。方事急,輒从 太祖 谋议,亲信如左右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梁太祖 废枢密院,别立崇政院,任 敬翔 为院使。院使备皇帝顾问,参与谋议,宣皇帝意旨。”

分字解释


※ "谋议"的意思解释、谋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谋议的造句

  • 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
  •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 认定分工不同的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是共犯还是实行过限,应把握共同谋议的内容是否明确。
  • 乃急与连刚谋议,刚曰前者冯渊因筑堤故未及南下,与吾相峙而望。
  • 凡有征伐谋议,先定于三四月间,行于诸国,又于重五宴会共议今秋所向,各归其国避暑牧养,至八月,咸集于燕都,而后启行。
  • 检方认为,聚众集会游行的首谋者,不限于首倡谋议者,凡是在集会游行现场参与指挥群众,并居于领导地位者,都算是首谋。
  • 今寇盗未平,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议
  • 初,德宗多猜忌,朝士有相过从者,金吾皆伺察以闻,宰相不敢私第见客,度奏“今寇盗未平,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议”。
  • 时无忌位当元舅,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
  • 一时文武各官,欲战则力以不支,欲守松山则粮以匮竭,遂合谋议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