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

铁笔


拼音tiě bǐ
注音ㄊ一ㄝˇ ㄅ一ˇ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铁笔[ tiě bǐ ]

⒈  刻印刀(刻图章用的刀)的别称。

cutting tool used in carving seals;

⒉  刻写蜡纸用的笔。

stencil pen; stylus for cutting stencils;

引证解释

⒈  刻印刀的别称。以其用刀代笔,故名。亦借指雕刻艺术。

元 艾性夫 《与图书工罗翁》诗:“翁持铁笔不得用,小试印材蒸栗色。”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国朝印章》:“铁笔之妙,莫过於 文三桥、何雪渔。”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鲁璋 ﹞善写松柏及梅菊,工隶书,兼工铁笔。”
《花城》1981年第2期:“﹝《梅花喜神谱》﹞成为科学和美学融汇一体之作,再加上刻工铁笔传奇,可以说是达到了三绝的境界。”

⒉  刻蜡纸用的笔。笔尖用钢制造。

国语辞典

铁笔[ tiě bǐ ]

⒈  刻印刀的别称。

元·艾性《剩语·卷上·与图书工罗翁诗》:「翁持铁笔不得用,小试印材蒸栗色。」
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国朝印章》:「殆我明风雅之士,博综篆籀,鸟迹蜗涎,游泳上古,铁笔之妙,莫过于文三桥(彭)​,何雪渔(震)​。」

⒉  刻印的别称。

如:「张老师的铁笔功夫不错。」

⒊  在钢版上刻写蜡纸所用的笔。

分字解释


※ "铁笔"的意思解释、铁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铁笔的造句

  • 铁笔银钩,那破字劲道分明,其中的力量含而不露,其直接是朝着那旋转的大墓飞掠而去,不断的迎空暴涨,最后竟是成了数十丈的大小。
  • 彼些年的时候,江湖里鼎鼎大名的高手几乎都是南朝人,不论是江苏的铁笔公子范如柳,还是创立论剑山庄庄主封不平,皆是南朝那边的好汉。
  • 十年寒窗十年苦,大巧若拙勤为路。天若有情天亦老,无喜无悲真功夫。端正心态自认真,金榜提名若浮云。铁笔书来富与贵,鲤鱼一跃出龙门。放松好心态,高分自然来。祝君金榜提名!
  • 泛黄的纸张让易唐看不出那是哪个时期的遗留,而一排排细小的古字铁笔银钩,苍劲有力。
  • 手刻蜡版是不兵蜡版铺在钢不活上,由酬劳用铁笔不团不兵图不白描述在蜡版上。
  • 字体大气磅礴,铁笔银钩般端正坐落在牌匾上。
  • 字字铁笔银钩,深入石壁,透出一股沧桑悠远的道韵。
  • 那牌匾上写着聚道阁三个大字,笔劲方遒,铁笔银钩,一笔一划都有着浩大的伟力酝酿,仿佛只要扑出来,世界都要被几个大字给划碎。
  • 而后落笔挥就,端的是铁笔银钩,气势不凡。
  • 倘若她是个厉害苛刻的女人,她便早已用她那长于漫画的铁笔,把全郡都治得服服贴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