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ǎng

嫡长子


拼音dí zhǎng zǐ
注音ㄉ一ˊ ㄓㄤˇ ㄗˇ

词语解释

嫡长子[ dí zhǎng zǐ ]

⒈  正妻所生之长子。

引证解释

⒈  正妻所生之长子。

汉 贾谊 《新书·立后议》:“疾死置后以嫡长子,如此则亲戚相爱而兄弟不争,此天下之至义也。”
《仪礼·丧服》“父为长子” 清 胡培翚 正义:“言长不言嫡者,亦以见父所为三年者,止嫡长子一人,其餘嫡子不为三年也。”

国语辞典

嫡长子[ dí zhǎng zǐ ]

⒈  正室所生的长子。

如:「古时王位的继承,多由嫡长子担任。」

分字解释


※ "嫡长子"的意思解释、嫡长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嫡长子的造句

  • 不可,汝是何人,敢发此大言?天子乃先帝嫡长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 原来靖难之变起事前,徐达已死,其嫡长子徐辉祖袭爵为魏国公,多次谏劝建文帝削藩,旨在压制朱棣,削其地、夺其财、弱其力。
  • 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深刻,从庙产传承可见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从僧侣的姓名可见魏晋门阀谱牒和宋代宗谱的影响。
  • 现在父王有心立我为储,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嫡长子继位的祖制了,更会招来儿二哥的嫉恨,将来我若继位,定是人心不服,家族王国更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 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父位当国君;庶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且不能袭用父亲的姓氏,必须另外取姓。
  •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商末周初确立的,它是传子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 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