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chǔnángzhōng

锥处囊中


拼音zhuī chǔ náng zhōng
注音ㄓㄨㄟ ㄔㄨˇ ㄋㄤˊ ㄓㄨㄥ

词性成语

近义词囊里盛锥

反义词不露锋芒

词语解释

锥处囊中[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

⒈  锋利的锥被放置于袋内。比喻有才智的人暂时的屈伏,终将突出,显露头角。

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real talent will finally be discovered;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锥囊”。

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陈三立 《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疏》:“昔 毛遂,赵 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

⒉  借指 毛遂。

清 姚鼐 《邯郸口号》:“锥囊有意来成市,玉貌无端亦被围。”

国语辞典

锥处囊中[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

⒈  把锥子放在口袋中,锥尖很快就会显露出来。语本后以锥处囊中比喻有才智的人不会被长久埋没,很快就会显露头角。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夫贤士之处士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分字解释


※ "锥处囊中"的意思解释、锥处囊中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锥处囊中的造句

  • 不露锋芒的相反词是锥处囊中
  • 锥处囊中的相近词是锥出囊中、囊里盛锥。
  • 他毕业以后,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工作。但锥处囊中,总有一天会崭露头角。
  • 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
  •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是人才,是英雄,无论天下何处,必有用武之地。
  •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挫折也是动力。振作起来,扬鞭策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 乾隆握着福康安的折子,对傅恒道,“才华横溢,世务通达,难得难得。我原本还想冷他些时日,好像他知道些分寸。不承想,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 虽然启元帝一直刻意地压制着明义的风头,但这应了一句老话:"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 锥处囊中的字面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
  • 锥处囊中出处于"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